編者語
“照片是攝影師內心情感的映射
看著這些飽含情感與故事的照片
再次感嘆趙先生這個“理科生”
竟然擁有如此“細膩”的內在
他其實更像一個詩人
捕捉大千世界里各種詩情畫意
矛盾沖突、衰敗凋亡
然后將作品一一布置在自己的“堡壘”中
家,就是他的精神世界
在事業頂峰時,能夠從容轉身
將機會留給他人
這種暢達心態,已表達在他的作品里 ”
透過鏡頭看世界的,趙先生是個“純”東北人從房子就可以猜出來,這棟北京六環外的別墅,托斯卡納風的外表一片陽光燦爛,就像他那張笑呵呵、無憂無慮的臉,內里設計又是極簡的,處處展現他對攝影的癡迷,坦率直白,沒有任何矯飾!
攝影是他生命中密不可分的事,整棟房子就像一個大型攝影展,其中一面墻上密集排列著幾十個相框,從孩子的第一張黑白照、彩色結婚照、全家每次出游照,如同一部靜態的紀錄片,反映趙先生與太太細膩的內心世界,梭羅說過:“攝影跟你看到什么事物沒有太大的關系關鍵你怎么去看?!?
趙先生拍照幾十年練就一雙“慧眼”總能從生活的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精彩!
一家三口的聊天時光
化繁為簡,是一種智慧
2010年,趙先生45歲,在大慶已有自己的公司,為了開拓更大的市場,來北京創立分公司。由于限購,趙先生先在知春路附近租了一個 50多平的房子。2013年他們買下了這棟別墅,太太也辭了職,成了一名全職主婦。
開車從市區一路過來,出了高速就是一條筆直的車道,厚厚的云層籠罩著群山,路邊種滿了梧桐,池塘里荷花嬌羞探頭,充滿各種野趣。
從地下車庫進門就是趙先生家的地下室,下沉花園里葡萄正當時,果實累累,葡萄藤和紫藤并排而立,把小小的花園妝點得生機盎然?;▓@里有一個白色吊籃椅,女兒和先生都不在家時,趙太太喜坐在這里看書。
趙先生說,郊區的空氣好、人少、環境優美,對他很有吸引力,他經常半夜爬起拍夜景,有些佳作還被開發商拿去當廣告。
地下室的小客廳既是書房又是影音室,也是會客區,也是趙先生最愛呆的地方,這里還有一個小小的照片處理室,有一些自己拍回來的照片,他在家就可以打印出來。
從地下室走到一層的客廳、餐廳、廚房,簡直不太能想象這是一棟托斯卡納風格的別墅,簡約到了極點。利落的直線、不銹鋼元素、灰布沙發,完全不像 50多歲人的喜好。趙先生說自己也曾找過一個設計公司,做了偏奢華的歐式,但他總覺得跟自己出差住的酒店差不多,感覺太拘束了。
找到尚層后,趙先生遇到了設計師任方遠,一開始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,在溝通中,任方遠認識到趙先生喜歡簡單隨性的生活,于是大膽選擇了現代簡約,結果趙先生一眼就相中了。
在“極簡”主義的指揮下,家里找不到任何裝飾品,墻上掛的都是趙先生的作品,就像一個大型展覽,每個廳都有不同的特色。
在“極簡”主義的家里,趙先生的作品就像一個攝影展覽,每個廳都有不同的特色。
趙先生專業級別的攝影設備
畫面之外,講述一個個難忘的故事
趙先生的愛好很簡單,就一樣——攝影,但夠“迷”,絕對超越專業水準。
前一段時間,趙先生剛去河北蔚(yu)縣拍完照回來,蔚縣是燕云十六州之一,留存了大量的古建筑,早至唐朝。趙先生已去過多次,有的時候會帶太太一起去,有時候自己一個人開著車就去了。他用黑白膠卷記錄了當地斑駁的木建筑、行將倒塌的土屋還有殘存的教堂。那種東方與西方、生機與衰敗的交叉,十分震撼。
照片還未公開,趙先生計劃再去幾次,拍夠 150張就出個攝影集,每張圖片都是一個故事。有張照片拍了一輛破舊的小推車,后面是一棟衰敗的土屋,趙太太說:“當時,這個車還是我推到屋子前面的?!壁w先生解釋說,“當時看到屋旁有個破車,我就問那家主人,能不能推到屋子前面拍張照片,主人就同意了?!边€有一張拍的是老廟,廟門兩側各有一個戲臺,趙先生說,有演出的時候就會在兩個戲臺中間搭一塊板,這樣就是一個完整的戲臺了,上面唱戲下面走人,進廟也不會影響表演。
趙先生又拿出一張照片,滿樹杏花如雪,后面是一座殘破古屋,存在與消逝,繁盛與哀愁,時光就這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。秋天會有新的驚喜,那種豐收的繁華、色彩的絢爛一定會讓村莊擁有另一番故事。說起這些古舊建筑,他又陷入感傷,這些老房子帶著歷史 DNA、藏著無數故事,或許某一天就突然消失了。
2004年在大慶,趙先生只有一個簡易設備,機緣巧合認識了一群驢友,那群人經常背著設備就上路了。剛開始,他只拍風景和靜物,別墅墻上三幅荷花圖,就是最早期的作品。他說,現在不會再去拍那種照片了,想捕捉更多照片背后的故事。
旅行是趙先生拍攝素材的來源,他經常帶著太太和女兒全家出動,一邊旅行,一邊攝影。太太是他的助理,經常幫他拎著笨重的設備,偶爾也會抱怨一番,可每每回來看到拍攝成果,也很自豪滿足。旅途中,太太和女兒會邊喝咖啡邊等他,可能逛了一大圈,他還在原處,女兒的攻略里總會留出足夠的時間給他拍照。
自動化專業畢業后,趙先生留在了家鄉大慶。大慶因油田而聞名,趙先生從事的也是石油方面的工作,在一家大型國企工作了 10多年之后,趙先生跟幾個朋友合伙創辦了自己的公司,一開始與石油有關,偶爾的機會接觸到醫療行業,便開始做醫療行業的信息化。在大慶做了幾年以后,發現前景廣闊,想把業務延伸到全國,于是開始了“北漂”之旅。
現在企業已經越來越好,很多產品線甚至超越了國際水準,他也將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?!艾F在閑下來并不是企業做得更好了,而是認識到了很多事情應該放手讓別人去做,這樣才能讓年輕人有更好的發展空間,更加有利于企業的發展,自己也能跳出來換個角度思考問題,反而更容易看清事情的本質?!壁w先生說。
生活豐富的趙先生反而喜歡極簡的陳設
趙先生大部分的時間除了攝影以外,就是呆在家里。他依然持續不斷地充電,去清華上課,聽教授們談大數據、互聯網思維,這些都給他很多啟發。
去年,女兒從英國讀書回來以后就在市區工作,因為交通不便只能租房,每周五晚上,趙先生會接女兒回家。很多時候女兒周末加班,家里就剩下他和太太,趙太太說:“有時候,我跟我先生一個樓上一個樓下,我們也不說話,但是心里感覺就是不一樣,因為你知道有個人在那……”生活本真如此,看庭前花開花落,望天外云卷云舒,兩個人的世界,足矣。
墻上掛的都是趙先生自己的攝影作品,家雖簡單卻裝滿了整個世界。
/ 趙先生的裝修感悟 /
我們家應該是最不像別墅的別墅了,太簡潔了,跟沒裝修一樣。一開始定了簡歐風格,但后來想想,我們沒有歐洲生活經歷,沒有文化認同感,住酒店去餐廳都是這樣,如果回到家還是這樣,就太單一了。
在尚層,跟設計師任方遠溝通的時候就說了三點:簡單、現代、舒適,我不想把家里搞得跟宮殿一樣,坐都不敢坐。裝修的過程中,大多數時候還
是以設計師意見為主,但也有些微調,比如二樓樓梯那里原本要做一面墻,但是后來放棄了,一是堵得慌,二是又得增加裝飾。
設計師說
客戶在跟我們接觸時,已經在別的公司交了設計費并確定方案了,然后又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系了我們。一開始,他沒想到我們會把初步方案做得這么細,深聊時發現他也喜歡攝影,同是發燒友,就找到了契合點。
第一套方案并不是他想要的,為了迎合房子外觀,做成了托斯卡納風格。后來,我們大膽冒險了一下,改走極簡風格,按照客戶的年齡層來看大多數都不會接受,但特別適合他。
因為戶型限制,別墅采用人車分流的方式,這意味著地下室成為入口兼有客廳功能,樓上一層只是休閑的地方,于是就做了一個廳。
客戶是個非常簡單直爽的人,生活方式、要求都很簡單,因此給他打造一個舒適簡約的家就可以,太浮夸的東西沒有用。
主創設計師 任方遠
配飾設計師 崔 靜
客戶經理 丁 楓
工 長 陳志剛
項目經理 韓為福
水電工程師 張永明